FMCW雷达应用: 回波模型_热文

2023-06-19 13:53:31 来源:个人图书馆-汉无为
,带宽为,载频为,则单个发射周期内的信号可表示为


【资料图】

其中,, 为调频斜率。对于第m个发射周期,有

其中,。

假设目标与雷达距离为,相应的时延为,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可表示:当时,

当时,

其中,为幅度衰减因子。

当上述回波信号被雷达接收,经同相去斜混频

后,仅考虑差频项(和频项包括两倍载波,一定可以被低通滤波器过滤掉),对于,有

对于,有

当上述回波信号被雷达接收,经正交去斜混频

后,仅考虑差频项(和频项包括两倍载波,一定可以被低通滤波器过滤掉),对于,有

对于,有

由以上公式可知,经去斜混频后,差频项在内是载波为的单音信号,而在内是载波为的单音信号。

在毫米波雷达实际使用时,当探测距离在几十米到几百米时,目标时延值(当探测距离150米时,目标时延为1us)会远远小于时宽(通常取为几十us),且为提高距离分辨率,通常采用大带宽(通常大于500MHz)的LFM信号,此时。若取A/D采样频率(通常不超过25MHz)满足,则经低通滤波后,在内的模拟复信号将被滤除,仅剩余内的模拟复信号

令,可得A/D采样的差拍信号为

忽略延时对应的二次项,重写上述公式,有

和心脏跳动信号。引起人体胸壁整体变化的信号为。假设目标在距离处,同时存在时变体征信号,则雷达与目标的距离变化可表示为,故雷达接收的回波延时。

2.1 单通道复回波模型

对于单通道回波信号,将回波延时

代入复回波信号

并考虑到,且令,故有

由此可见,雷达需要测量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,才能获得最终的生命体征信号。因,且生命体征信号相对于快时间维采样为慢变信号,即,故单通道复回波模型为

2.2 阵列复回波模型

对于阵列回波信号,第k个阵元的回波延时为

其中,是由阵列孔径带来的延时差,仅与入射角度和阵列坐标有关系。将上述公式代入复回波信号

并考虑到,且令,故有

由此可见,雷达需要测量回波信号的相位变化,才能获得最终的生命体征信号。因,且生命体征信号相对于快时间维采样为慢变信号,即,故阵列复回波模型为

标签:

推荐阅读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