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(虞世南《蝉》)
(资料图)
译文: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,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。
蕴含哲理:只要品格高尚,才能出众,贡献卓越,自能声名远播,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。
2、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(杜甫《望岳》)
译文:一定要登上山的顶峰,俯瞰显得小的群山。
蕴含哲理:应当敢于战胜任何艰难险阻,登上人生的最高峰,俯视天下,豪情满怀。
3、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(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)
译文: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,应当再登上一层楼。
蕴含哲理:要积极进取,努力向上攀登,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。
4、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(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)
译文:沉舟侧畔,千帆竞发;病树前头,万木逢春。
蕴含哲理:时光易逝,青春易老,但无须忧伤,总会有人继承自己的事业,社会永远都在前进。
5、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(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)
译文: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,只要春风一吹,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。
蕴含哲理:只要心不死,根不灭,即使遭遇毁灭,亦可以再生,挫折之后会更加生机蓬勃。
1、宋 苏轼 《题西林壁》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.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.
2、唐 李约 《观祈雨》
桑条无叶土生烟,萧管迎龙水庙前.朱门几处耽歌舞,犹恐春阴咽管弦.
3、宋 苏轼《琴诗》
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
4、唐 杜甫《八阵图》
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.减流石不转,遗恨失吞吴.
5、宋 朱熹《观书有感》
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.问渠那得清如水?为有源头活水来.
6、唐 白居易《草》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.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.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.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.
蕴含哲理的古诗:
1、"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"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(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)。
2、"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"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(矛盾具有特殊性,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)
3、古诗曰:"离离原上草,一字一苦荣,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""原上草"的"枯荣"证明(事物是运动变化的);"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"蕴含的哲理是(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)
4、"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"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(变化发展)的观点
5、"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"所包含的哲理是(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,在统一中把握对立)
1、宋代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
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
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
译文: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,远处、近处、高处、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。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,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。
2、宋代卢梅坡的《雪梅・其二》
有梅无雪不精神,有雪无诗俗了人。
日暮诗成天又雪,与梅并作十分春。
译文: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,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。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,也会非常的俗气。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,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。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,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,生气蓬勃。
3、宋代杨万里的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》
莫言下岭便无难,赚得行人错喜欢。
政入万山围子里,一山放过一山拦。
译文: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,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。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,你刚攀过一座山,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。
4、宋代卢梅坡的《雪梅・其一》
梅雪争春未肯降,骚人阁笔费评章。
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。
译文: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,谁也不肯服输。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,只得搁笔好好思量。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,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。
5、宋代苏轼的《琴诗》
若言琴上有琴声,放在匣中何不鸣?
若言声在指头上,何不于君指上听?
译文:如果琴上有声音,放在箱中为何不响;那如果声音是从手指上发出,为什么人们不在手指上听呢?
标签: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