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球聚看点】全球2022年投融资总额高于2019年,肿瘤、神经学、传染病、胃肠道和眼/耳部疾病为五大研发热点领域

2023-04-03 18:12:04 来源:MedTrend医趋势
▲点击上方蓝字“ MedTrend医趋势 ”关注我们

近期,IQVIA发布了年度报告“Global Trends in R&D 2023”,一起来看一下。


【资料图】

01

投资额:整体水平高于2019年

新冠后的三年,投融资金额在逐步放缓,但2022年整体水平仍然高于2019年,其中2022年IPO数量有明显下降。

就地区而言:

美国:2022年融资水平下降39%,较19年升高25%;

欧洲:2020年,欧洲企业获得的资金比2019年增加了一倍多,但此后两年出现了下降。2022年的融资总额约为2018、2019年平均水平的一半(78亿美元)。

中国:22年融资水平下降59%, 较19年下降11% 。 就交易数量而言,中国和韩国近五年交易数量升高, 中国2022年交易共387起,较2017年增长了33% ,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创新技术和创新药在逐渐走向全球。 大型药企的研发投入在逐步加大 ,研发占比近两年有所下降,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新冠疫苗和新冠药所带来的营收增长。

02

管线:增长放缓

集中于肿瘤、神经学、传染病、胃肠道和眼/耳部疾病

近三年全球临床管线增长放缓, 可能是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项目延迟,但较2017年增长了49%。 主要管线集中于肿瘤、神经学、传染病、胃肠道和眼/耳部疾病。 近五年CAGR最高的是眼/耳部疾病领域(20.7%),主要集中在眼部抗新生血管和函件眼部疾病,其次是疫苗领域(14.1%),主要集中于新冠和流感疫苗。

肿瘤领域针对罕见癌症的临床管线有所下降,非罕见癌症有所上升。包括细胞、基因和RNA疗法在内的下一代生物疗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希望,尤其在罕见癌症领域,产品数量占到了1/4。

针对实体瘤的开发仍高于血液瘤,实体瘤2022增长了5%,血液瘤下降4%。血液瘤中下一代生物疗法占比逐步增大,2022年占比达到28%。

癌症以外的罕见病主要集中于神经病学和胃肠道,其中神经病学以阿尔兹海默症、帕金森病和抑郁症为主。从下图也可以看出,在药物开发中能够跨过III期临床成功上市的药物是很少的。

中国的临床管线在近五年有显著提升。

03

临床试验:mRNA疫苗开始涉及多种疾病

2022年非COVID临床试验较2021年下降2%,但较2019年增长了8%,2021年的临床试验增长可能与新冠疫情导致的2020年试验推迟有关,非COVID临床试验在逐步恢复。

由于新冠肺炎志愿者人数大幅下降,总体受试者人数2022年降至180万。

在新冠疫情的带动下,mRNA疫苗开始涉及多疾病领域。

04

新药:肿瘤、神经病学和免疫学占比升高

2022年全球新型活性物质(NAS)上市数量有所下降,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。下降原因是新冠疫苗和新冠药减少,美国加速批准的药物减少,以及仅在中国上市的NAS减少。

近五年,肿瘤、神经病学和免疫学上市新药占比在不断升高(49%)。

FIC、生物药和特效药占比在逐渐升高,由于推出的复杂分子越来越多,需要更先进的分销和管理系统,以及更高的成本。

就研发成功率而言,除疫苗领域外,其他领域药物研发成功率低于10年趋势。

不同疾病的成功率有所差异,成功率比较高的是传染病和皮肤病领域。

参考:IQVIA《Global Trends in R&D 2023》

来源:药研网

· END ·MedTrend医趋势自创建以来,不断完善内容矩阵。目前已经形成了医趋势、医科技、医人才、医启投四维共创平台,并于多个平台上展示。 最新推出的 MedTech医科技为您带来最值得关注的行业创新科技,敬请关注。 ↓↓↓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↓↓↓创作不易,分享、在看与点赞↙️给医趋势充个电

标签:

推荐阅读>